凤凰彩票江苏扬州:弹响新时代《高山流水》广陵古琴打开全球“朋友圈”

发布时间:2024-06-15 20:34:35    浏览::

  凤凰彩票春秋时期,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佳线年,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琴艺术,正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是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当世界遗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遇,这条文化之河更深情拨动琴弦,演绎出跨越国界、共融共通、交流互鉴的新“乐章”。

  这十年,“古琴之乡”扬州持续在国际舞台上觅知音、交朋友,用一曲新时代的《高山流水》打开全球“朋友圈”。

  在扬州,提到古琴,不得不提一个人——单卫林。他是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古琴厂——南风古琴的创始人,也是古琴艺术(广陵琴派)(制作)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当代著名斫琴家。由他亲斫的古琴,堪称古琴界“爆款”,登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热搜”。

  前些日子,意大利小提琴制琴大师比索罗迪给单卫林打来越洋电线月,盛夏之季。为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单卫林、谭晶、冷军等6位中国文化使者,受邀参加达芬奇国际艺术节——国际民族器乐文化高峰论坛。这是中国“古琴之乡”扬州与意大利“小提琴之乡”克雷莫纳的一次“完美邂逅”,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神圣的两种乐器——古琴和小提琴的一次“巅峰对话”。

  现场,比索罗迪和单卫林分别作了题为《克雷莫纳制琴发展史与制琴特点》和《中国古琴的斫制历史与琴器鉴赏》的演讲。在随后的颁奖晚会上凤凰彩票,单卫林荣获意大利艺术贡献奖。其间,两国演奏大师先后演奏,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听觉盛宴。当扬州名曲《平沙落雁》奏响时,抚琴人单卫林之子单立以最古朴、纯粹的旋律,惊艳全场。

  “台下两三千名观众,身着正装,安静聆听,这是对艺术的尊重。”单卫林说,演奏结束,掌声持续整整一分钟。

  一床古琴,过半人生。单卫林与古琴的情缘已延续到了下一代,单立传承衣钵,成为一名知名古琴演奏家,跟随父亲在全球各国出演,用音乐架起一座“文化之桥”。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进门处,摆放着一床由单卫林亲斫的古琴。2013年,为纪念中日建交41周年,受中国外交部中日友协邀请,单卫林赴日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他不仅复原了《宇津保物语》中出现的12床古琴,还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赠送了一床古琴。同时,单立现场演奏古琴《平沙落雁》《醉渔唱晚》,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2017年,单卫林父子受邀前往希腊驻中国大使馆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并向希腊大使赠送古琴;2020年,受邀赴美参加古琴文化系列活动,并接受当地媒体专访……

  走进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的南风古琴厂区,听不到机械轰鸣,只有手工敲打、打磨上漆发出的响声;闻不到刺鼻的化工味,只有木料和生漆散发出的清香。打开仓库,一屋子明清古木,层层叠叠、规规整整,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都是单卫林30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老杉木,木龄从300年到700年不等。他说,这些历经百年的老木料,导音效果好、稳定性极佳。

  “跋山涉水寻天下琴木,千凿万磨斫传世良琴。”在单卫林的心里,传统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斫琴的过程,不仅是打磨一块木头,更多的是对古琴文化和斫琴技艺的传承与发扬。这也是他一直坚持唐宋斫琴技艺的根本原因。

  在南风古琴,有一个特殊的斫琴空间,被大家称为“纽约天气”“欧洲温度”。“南风古琴很多出口到欧美国家,而国外气候干燥,古琴容易出现开裂。”单卫林说,为了让古琴从“出生”就适应当地环境,他打造了一个与欧美当地温度和湿度相同的密封空间,古琴从木坯就进入空间,半年后才“出关”上漆,出现开裂及时修补。用他的话来说,“琴不怕修,越修越好。”

  据了解,南风古琴远销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备受800多位琴师名家青睐。在世界“琴圈”,大家都将单卫林的琴称为“单琴”,且以“抚南风琴”为荣。

  日前,古琴演奏家郑正华的一名学生,从加拿大温哥华打来越洋电话,称之前购买的一床古琴出现了开裂,咨询维修事宜,单卫林一口回复:“寄回维修,维修费、邮费全部我来。”

  单卫林的市场定位是,只做琴中“奢侈品”。“以品质取胜,以拥有高端专业人士的市场取胜。”他说,专业琴人对琴的要求很苛刻,所以他做琴采用最传统的方式,成本高、投资大,甚至对每一床古琴终身免费保修,“做琴如做人,这就是中国琴人的经商之道。”

  6月10日,端午佳节。定居在美国的华人梁女士,专程打“飞的”赶到南风古琴厂,为之前在此购买的一床古琴升级音色。“我学习古琴已有5年时间,一直都使用南风琴。”梁女士说,她是一名高中教师,学习古琴不仅让她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让她掌握了一项社交技能,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梁女士,国内外很多知名院校古琴社的师生也在使用南风古琴,且都是单卫林的“忠实粉丝”。

  “古琴已成为西方人心中东方文化的象征。”单卫林自豪地说,在新时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琴艺术,能有效增强全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为了让千年回响活在当下,从南京艺术学院、深圳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高等院校,到斯坦福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单卫林牵手国内外知名学府,持续创办古琴教学基地,把古琴文化传播出去。在单卫林看来,古琴艺术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基础知识,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不知道,就像唐诗宋词一样,可以不会写,但一定听过、读过。

  单卫林很忙,常常在赶往国内外的路上。“我经常在各大院校举办古琴艺术展和古琴制作理论讲座,讲课费用全部捐给院校古琴社,希望学古琴、爱古琴的学生越来越多,将古琴文化发扬光大。”单卫林说,当他与外国学生沟通互动时,他会反复强调古琴的量词,是“一床”,而不是“一把”,“a bed”常在学生耳边响起。之所以是“一床”,是因为历朝历代,古琴都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们最喜爱的乐器之一,被视为有学问、有修养、有品位的象征,“一床”更能凸显中华文化的诗意和精髓。

  每床古琴、每首琴谱背后都有尘封的文化记忆和传奇故事。“只有了解,才能喜欢,才会生出文化自信。”单卫林坦言,古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扬州又是当代古琴重要的推动地,南风古琴要做的不仅是将古琴带进大众视野,更要延续和传承古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