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4 13:05:34 浏览::
凤凰彩票北上广深,一直是中国潮流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小到网红餐厅,大到露营飞盘,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
然而,五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月,曾让白领们沉迷的中高端连锁健身房Space一夜间闭店清盘。Space主打音乐结合运动的“夜店风”健身,还获得由阿里巴巴台湾创业者基金领投的1亿元投资,一度被视为中国精品团课健身的引领者。
4月30日晚间,SPACE健身向会员及物业方发布《告知书》,宣布旗下北京上海所有门店将在5月1日起停止运营,公司将依法进入清算状态。5月1日,包括北京国贸SPACE等门店的物业方发布通知,宣布门店闭店。按照公告,SPACE选择闭店清算,是公司股东做出的一致决定。
一切确实来得很突然。就在4月25日,“Space音乐健身”公众号还发布了招聘和优惠推送——会员可赠送朋友一节Space课程,如果朋友成为新会员,并购买4000元-7000元的正式会籍,推荐人可以获得4节Space课程。甚至发布当天,Space的每一间操房里还是“歌舞升平”“欢声笑语一片”。5月10日原本还将有一位瑜伽大师前往北京国贸店上课。
Space高开低走,卷走高额会费,让老师和会员们都措手不及,他们对Space一夜闭店感到愤怒,直言遭遇了“断崖式分手”——明明知道分手,却有了最不体面的方式,渣!
然而,一位4年的Space Cycle会员表示对此并不意外。曾经的Space一课难求,为了防止特别爆火的课出现会员临时取消而导致想上课的同学上不了课,店里还设计了黄牌制度作为小惩罚。然而现在却是前3小时如不满4人课程就会被取消,导致原本想上某个时段某节课、把时间预留好的会员,最终却因人数不够上不成课的尴尬。早在2023年,Space杭州店就撑不下去关门了,去年以来,Space便频繁推出各种类型的新卡,在他看来也是跑路的前兆。
Space签约老师Roy在最新动态中表示,他早有预感健身房可能撑不下去了,但他没有想到会结束得如此之快。
一时间,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的白领们坐不住了,想到曾经跑路的各种健身房、培训班,各地维权群很快便建立起来。
从规模上来说,Space并不大,高峰时期门店数超过10家,倒闭前在大陆的规模已经缩减到7家门店凤凰彩票,这些门店地处国贸、三里屯、嘉里中心和兴业太古汇等核心商圈,在门店倒闭前,相关物业并未收到任何预警。但考虑到这些商铺一般会有两个月的租金押金,所以经济损失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绝大多数Space老师们将因此就地失业,4月工资未结,一位网友表示,Space的师资不错,是行业里的明星教练,不愁找不到新工作,正好能有契机思考是否要转型。
因此,受到Space倒闭影响最严重的为会员,上海已经成立了至少4个维权群,目测会员人数1000多人,月卡、年卡、次卡各类型式,未消课金额从几百到几万不等。不过,因为Space选择闭店的时间很巧妙,不少用户已经人在外地,想要维权只怕很难,再加上近年来此类事件频出,追溯以来并不容易。曾遭遇一兆韦德跑路的网友表示,维权之路漫漫,估计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健身房跑路带给会员的伤害,可以说达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然而Space的突然离去,除了伤害,更多的是不舍、回忆。一些资深的会员在Space购买的课时数甚至超过了1600节,数年会员、与老师交情笃深的更不少,足见Space在都市白领一族的地位。
资料显示,Space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为前索尼音乐台湾及内地创始人Matthew Allison(马修)。马修在2005年创立了SpaceYoga,2015年,50岁的马修对SpaceYoga进行了重整,他创意性地将音乐与动感单车结合在一起,并获得了音乐圈内不少明星的个人投资,每次新店开业,都会有明星为其站台,Space在2018年完成B轮1亿元人民币融资,领投方来自阿里巴巴台湾创业者基金。
SpaceCycle门店不仅包括动感单车,还包括结合音乐的芭蕾、瑜伽和舞蹈等等。相比器械为主的健身房,SpaceCycle以团操课的“健身内容”为主,大多数课程为45分钟到1个小时。Space Cycle定位中高端健身,选址均在国贸、的消费对象多在25—45岁之间的中产阶级,生活稳定,收入较高,缺乏运动,渴望变美变帅。此外,SpaceCycle还成立了专门的音乐策展部,提供音乐素材给教练。
SpaceCycle这样音乐+运动的创意玩法,点亮了原本有些枯燥的运动。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会员单次价格在140-258元不等。2018年,在获得B轮融资时,马修表示,将在五年内再开设50家门店。
然而从2020年开始,Space就开始走下坡路。受疫情“社交距离”的影响,主打团课的Space不得不控制到店人数,从2022年开始,Space官网已经不再更新,直到2024年才有了更新。
可以看到,在闭店前,Space曾尝试了多次“自救”:推出更多样化的会员卡,关闭部分战略门店以降低运营成本、跟lululemon昂跑等运动品牌跨界合作、邀请瑜伽大师开课、建立线上健身板块等。然而这些举措收效甚微,最终Space还是走向了末路。
从企查查数据来看,Space并未临时更换公司法人,或没有职业闭店人参与其中,最大的可能便是公司线年,在线上健身风潮正劲,苦于线下经营受限的Space宣布收购家庭健身公司myShape,后者是国内最早主推AI智能私教的家庭健身品牌之一,产品为连接电视或投影的AI健身设备、AI健身电视、3D健身镜等,通过捕捉分析用户健身动作给到相应训练指导,公司也曾和国际一线健身器械商合作,发力健身镜。
此外,成本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Space的死亡。该门店选址几乎都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Space不仅提供超大空间的运动场地,还提供沐浴的地方,房租相对较高;教练团队基本是自己搭建,有网友透露,签约Space的教练将无法在其他健身房授课,此外Space课程自研,
。相比之下,主打团课的健身房获客却越来越难。过去四年健身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交距离、越来越卷的价格,让人们开始不再愿意承担高客单价,此前已有一批团操课健身房倒下,主打精品团课的Space已经属行业翘楚,最终还是因“精品”而倒下。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2023年的梵音瑜伽、一兆伟德、2024年的Space,这些曾经引领健身行业的品牌先后倒下,预付款消费模式留下一地鸡毛,无论是健身爱好者还是从业者,未来恐怕只能依赖“次卡”“月卡”,让健身这件事变得可持续。